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合黑龙江东北网络台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教育看龙江”专题采访活动。活动邀请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光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深入地市、高校进行实地采访,集中展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亮点和特色。
近期,东北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光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经济视野等十余家媒体深入我校,通过召开新闻通报会、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一系列采访形式,全面挖掘了我校十八以来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特色和亮点,从媒体的视角呈现了东农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喜迎十九大 教育看龙江”东北农业大学之一
教育质量均衡提升 社会服务成果显著
来源:东北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农业大学以推动“十八大”发展规划实施为抓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重点实施了“五项改革”“六大工程”,各项事业均有长足发展。
东北农业大学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数量均衡提升,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十八大”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达37756人。
“十八大”期间,东北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序列,学校新增省一级重点学科6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学科建设明显加强。156名师生获得公派资助,获资助金额3,290万元。东北农业大学已与近65个国际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联系或合作关系,留学生生源以俄罗斯为主拓展至近40个国家,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十八大”期间,东北农业大学共承担科研项目3941项。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97项;获得科技经费9.2亿余元,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学校作为全国首批10家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承担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76项,争取资金5,039万元;获得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各类横向课题513项,转化各类科技成果165项,转让科技成果99项,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9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和哈尔滨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建设,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2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22项,签订专利技术转让、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品种使用权等技术转让合同48项,社会服务成果显著。
“喜迎十九大 教育看龙江”东北农业大学之二
建设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9月26日讯(记者 霍枭涵编辑 王艳)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强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逐步形成了“教育、训练、孵化”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丰富教学载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
东北农业大学积极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KAB创业培训课程”,在学校开展企业家访谈活动、企业走访实习活动、商业计划书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经营虚拟企业,为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学生需求,开展链条式、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创业孵化服务等工作,课程实施至今,已有8支创新项目团队已完成创新作品,作品处于测试阶段;2支创业团队目前正在筹划注册公司。
打造特色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训
2015年,该校成建省内本科高校建成的第一家大学生创客空间——SIPT,整合了学校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创新实践工作室、创新创业社团、竞赛等创客资源,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打造了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逐步递进、协同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2016年,增设创新创业洽谈区和培训互动教室。同时,在设施园艺中心提供800平方米的温室,作为与之配套的农业创客空间,为涉农创业学生提供生产实践载体。目前,东北农业大学SIPT创客空间累计入驻创业项目团队49个,创新项目团队12个,已有13个团队注册公司。开展“创客工作坊”、“创客路演”、“SIPT项目优秀成果展示”等活动32场,参与人数达3000多人次。
实施研培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累计立项1000多项,依托于项目开展,学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3篇,申报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学生以项目成果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多项。该校已逐步构建形成了“竞赛、项目、企业”互融互通交互转化模式。
坚持多元融合,优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水平
据了解,该校利用大学生科协微信平台开通线上预约功能,聘请56名校外创业导师,培训22名学生咨询师,开展线上咨询服务,定期邀请创业导师来校为学生开展“诊断式”辅导,建立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站式”创客服务社区。学校培养出众多活跃在各行各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累计创办饲料企业400余家,产值近200亿元。
“喜迎十九大教育看龙江” 东北农业大学之三
农业机械实验室:农机科研释放的强大生产力
来源:东北网
近日,“喜迎十九大,教育看龙江”媒体采访团走进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实验室,感受新时代的农机科技释放的强大生产力。
在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实验室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展示区,该项目负责人赵匀教授详细介绍了移栽机的制造成本、工艺和应用情况,据悉,作为国际上唯一仅用1套回转机构代替日本机型4套就完成取样、输送和精准栽植3个工序的移栽机,成本仅为日本机型的1/3。
随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福军介绍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秸秆纤维基地膜及其配套装备技术、原茬地免耕精量播种机技术,并结合成果宣传短片进行了详细讲解。
据悉,秸秆纤维基地膜可以完全生物降解还田,培肥地力,保墒性能好,具有改善土壤环境的特性和优点;原茬地免耕精量播种系列机可在玉米、大豆等任何作物的原茬地上,不经任何处理一次进地即可完成侧向清秸防堵、种床整备、侧深施肥、精密播种、覆土镇压、喷施药剂和秸秆粉碎地表均匀覆盖还田等7项作业,在作业环境适应性和作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
“喜迎十九大 教育看龙江” 东北农业大学之四
番茄大王李景富: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科技工作者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9月26日讯(记者 霍枭涵编辑 张广义) 1943年,李景富出生在绥化市的一个农村,那时的农村条件艰苦,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学生们因为缺菜少粮,一个个精神不振、面色蜡黄,这些情景在李景富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也成了他的心结。1962年,李景富考入了东北农学院,下定决心要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也正是这个信念,促使他在番茄研究的道路上奋斗了五十多年。
五十年来,李景富共主持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资金和省重点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共育成番茄新品种27个,有“中国番茄大王”的美誉。
在番茄种质资源匮乏、没有科研经费、国外技术封锁的困难时期,他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购买番茄杂种一代,并一一进行番茄育种试验。
1968年,东北农学院下乡办学,李景富在农村一住就是14年,但他的科研工作却并没有停止。没有助手,他就自己挑水到实验田浇苗,白天各个课题组都用水,水供应不足,他就赶在晚上浇。舍不得买雨靴,他就光着脚在地里,一夜夜挑水,一棵苗一棵苗的浇灌,几次都因疲劳过度昏了过去。但如今李景富记忆最深的,就是黄昏时,他背着儿子走在没人烟的田地里,爷俩个还都没吃上饭,孩子已伏在他背上睡着了。每当回忆此时,他心里阵阵酸楚。
在科研上,李景富一丝不苟,经常对学生说:“科学来不得半点儿虚假。要想出成果,必须自己亲自去做,亲自下地,亲眼看,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纸上谈兵。”他经常深入农村搞调查,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品种,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种质资源。“六五”期间,李景富参加国家蔬菜抗病育种科技攻关,针对当时我国番茄生产上烟草花叶病毒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育种研究。经过十多年潜心研究,成功培育出优良杂交种东农702、东农704两个早熟番茄品种,填补了我国无国产早熟番茄品种的空白。
上个世纪80年代,李景富率先在黑龙江省推广大棚种番茄技术,当时农民都不愿意种番茄,李景富便大着胆子与他们签字画押,想尽各自办法最终打开了成果推广之门,开辟了农民致富之路,大棚番茄栽培面积逐年加大,打破了保护地单一栽培黄瓜的局面,切实为农民带来了实惠,新品种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番茄种子过分依赖进口品种的状况,李景富作为我国番茄攻关项目的领军人物,责无旁贷地担起国内番茄品种进行改良重任,他带领的番茄团队从育种技术、育种材料、育成品种三个方面创新,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番茄种质资源达1500多份,进行育种技术和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他发现了迟熟基因,又创造出耐贮运、货架期长达90~120天的番茄育种材料,填补了我国耐贮运材料的空白。
【砥砺奋进的五年】黑龙江为农业供给侧改革聚起磅礴动力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辽阔的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金黄。收获的颜色,染红了人们的笑脸。
坐拥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黑龙江,能产出全国1/4的商品粮,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被誉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全国两会时所说,“黑龙江农业很重要”。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以涉农院校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新模式,破解资金渠道单一、农科教分离、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等难题,随着“十八大”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被提及与实施。
刚刚入选“双一流”高校的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0家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目前,该校已逐步建成了试验、示范、推广三级联动,“政产学研推”一体化,共建共管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拓宽了成果转化途径,有效带动了30多个市县的农业科技进步,实现了增产增收。
2014年,该校与五常市二河乡合作建立“鸭菌稻特色产业基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以稻育菌、以菌肥田,实现“有机水稻、稻田鸭、木耳”立体循环种养,达到“一地三收、一亩顶十亩”的效果,与稻米普通种植相比,每亩纯增效益3000元以上。
该校还探索了“大学+地市政府+基地+农户”、“大学+合作社+基地+农户”、“大学+龙头企业+农户”等8种科技服务模式,推广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优良作物品种和实用技术93项,累计推广面积739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76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该校还在重要农时,积极组织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深入农村,重点围绕五大粮食作物高产攻关技术、棚室果蔬生产、畜禽标准化养殖及疫病防治等十余项知识内容开展培训和指导,5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5万人次以上。
该校专家还向国家、省市部门提出建议100余项,被采纳应用51项,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指导。
五年来,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承担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76项;转化各类科技成果165项,转让科技成果99项;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90余项。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蜕变,黑龙江省涉农院校已经积聚起了磅礴的动力。
这动力让农机隆隆作响,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幸福。